印度佛教的產生與發展

佛教產生於西元前6~5世紀的古代印度。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答摩(約前566~前486年),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喬達摩出身於刹帝利種姓,是迦毗羅衛國(在今印度、尼泊爾邊境地區)淨飯王太子。據說他幼時受傳統的婆羅門教育,學習吠陀經典和五明;20歲時,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又對當時的婆羅門教不滿,遂捨棄王族生活,出家尋訪師友,探索人生解脫之道。開始時,他在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學習禪定,後在尼連禪河畔獨修苦行,進而至伽耶(菩提伽耶)畢缽羅樹下深思默想,經過7天7夜之後,終於“悟道成佛”,這一年他35歲。之後,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任教,歷時45年,從者甚眾,流傳下來,稱為佛教。佛,梵文為Buddha,意為“覺悟”,漢譯音為“佛陀”。

佛滅之後,印度佛教的發展史,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階段大約為釋迦牟尼逝世後的100年間,史稱“和合一味”時期,這種“和合”只是大致上的統一,而解裂的種子在其中蘊育和成長。隨著社會的變遷,約在西元前4世紀第二次結集前後,佛教徒發生了第一次大分裂,產生了兩大部派,即尊崇傳統、保守舊規的上座部和較為進取、提倡改革的大眾部。究其原因,說法不一按南傳佛教說,是由於僧眾們在戒律問題上的爭執而引發的;按北傳佛教說,是由於對阿羅漢果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總之,佛教內部的這種分化愈演愈烈,西元前3世紀至西元1世紀,上座部7次分裂,成為12派,大眾部4次分裂,成為8派,這一階段就是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形成於西元1世紀。隨著部派佛教的發展,一部分徒眾的生活走向世俗化,同時力圖參與和干預社會生活,要求深入眾生,救度眾生,他們提出“上求菩提,下渡眾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思潮,隨著這種思潮的成熟,以後就彙集成為統稱“大乖佛教”的教派。 佛陀以後,印度地方諸王朝盛衰交替。西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王入侵印度進兵印度河,未果,轉而向西挺進;西元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病死。約在西元前317年,旃陀羅笈多推翻難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他在西北印度推翻希臘的軍事統治,以強大的勢力促進了帝國的發展。至其孔繼賓頭沙羅,也就是即位的阿育王統治時期,是印度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他的帝國北起喜馬拉雅山,南到邁索爾,東自阿薩姆西界,西抵興都庫什山。據說在西元前261年,阿育王率軍以殘酷的軍事征戰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國後,決定放棄武力,皈依佛教。他在全國頒佈敕令和教諭,刻制於摩崖和石柱,並在華氏城命目犍連子帝須召集主持佛教第三次結集,隨後派遣傳教師去四方傳佈佛教。在阿育王的支持與幫助下,佛教有了很大的發展,並開始在緬甸、斯里蘭卡以及中亞、西域一帶得到傳播。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從衰落到崩潰,印度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西元前2世紀上半葉,由希臘人建立的大夏國入主印度佛教遂在希臘移民中流布。同時,佛教也受到了希臘文化的影響,開始出現了佛陀的造像,這就是犍陀羅藝術時期。在佛典說法上,也突出了“智慧”在解脫中的首要作用,抬高了“智者”的地位,此中可以看出希臘文化的痕跡。西元前2世紀中葉,大夏衰澆,一些希臘式的城市國家逐漸併入來自東方的大月氏的領地,大月氏也直接繼承了在大夏流傳的佛教。100多年以後,遺霜統一大月氏各部,建立王朝,至西元2世紀上半葉,由迦膩色迦王統治的帝國的勢力範圍及其影響,東至貝拿勒斯,南至溫德亞山麓,西北至喀什噶爾、葉爾羌、於闐等西域以遠。其時帝國國力強盛,文化繁榮,迦膩色迦本人積極扶植佛教,使之發展到一個新的水準。

 

文章錄入:中國佛學網    責任編輯:中國佛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