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法化西土東行的嶄新一頁
—— 2019 賢度法師美西弘法紀實
美國華嚴蓮社董事長賢度法師,於美西時間2019年8月23日至9月2日,赴美進行為期十天的弘法事務考察。此行目的主要為召開「美國華嚴佛教會2019年度事務會議」,針對本社於弘法、教育、文化、慈善等四大志業之發展,進行全面性了解與檢討。其次,共同參與「2019華嚴佛教經論講座」學術會議活動,並在週日華嚴誦經月會上,進行一場主題為〈華嚴菩薩三業自在妙用〉的專題講座。同時,也分別針對常住僧眾、資深幹部、新進義工,以及普羅信眾們,在佛法的受學及日常生活的修行實踐,給予相當的指導。
賢度董事長於8月23日(週五)傍晚七點,抵達加州米爾必達市的華嚴蓮社。住持天承法師率常住僧眾,以及當天參與晚課的信徒、義工們,共同於最吉祥殿向賢度董事長接駕。
圖說:賢度董事長抵達美國華嚴蓮社,常住僧信二眾於大殿接駕
8月24日(週六)上午十點,董事長隨即馬不停蹄地召開僧眾講習會議,為常住僧眾進行《華嚴經》受學及個人修持的指導。會中強調,僧人應當藉事歷心、鍛鍊心志,學習菩薩之所以為菩薩的精神及內涵;而修學佛法的重點在於內化,並非僅只於知識性的外加,更要加強靈性的涵養、內在生命的關懷,以及心性層面的智慧開發;特別是當今法化西方,更要關注世代之間的語言模式轉換,以及講學者備課時會出現適應性等各層面議題,提出個人的經驗交流!
圖說:抵美翌日,賢度董事長隨即召開僧眾講習會議,為常住僧眾進行《華嚴經》受學及個人修持的指導
中午時分,賢度董事長與美國蓮社的護法幹部義工們,進行餐會茶敘交流。賢度法師一一關照每位居士的家庭、事業近況,以及身心的穩定狀況,師父所說的字字句句聽在耳邊,有如楊枝甘露一般直入心坎,在逼人的暑氣中愈顯清涼;而義工們也充分表達對於師父的想念與感激之情。
圖說:翌日中午時分,賢度董事長與美國蓮社的護法幹部義工們,進行餐會茶敘交流
【美國華嚴佛教會2019年度事務會議】
8月26日(週一)上午十點,假國際華嚴研究中心多功能教室,舉行2019上半年度事務會議;由賢度董事長擔任主席,總有6名執事人員出席此會。會議上,董事長首先說明此行來美的目的,並肯定美國蓮社過去一年在弘法、教育、公益事業上的推動,以及常住執事和職員們在這當中付出的辛勞與努力。接著由各部門執事進行上半年度的工作成果會報,以及下半年度例行事務的工作計劃說明;後由董事長就未盡完善之事宜進行指導。同時,大夥也在會議中針對弘法實務之學習,就著個案進行討論,以明確往後工作中所推進的重點。
圖說:美國華嚴佛教會2019年度事務會議
於中,賢度董事長建議美國蓮社開始著手進行在地種子師資的培訓工作,董事長分享了八年來台北蓮社透過舉辦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進而推廣、帶動亞洲學術界研修、學習華嚴的歷程。希望未來能以美國華嚴蓮社•國際華嚴研究中心為基點,推進華嚴學門的學修、研習,以及華嚴經論講學的國際化。另並針對美國蓮社目前翻譯進展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此外,董事長還對信徒接引、僧才培養等層面進行開示。
有別於學者對佛法義理的研究,普羅大眾走進佛門主要是為了解決日常生活實際面臨的家庭及社會問題;相對地,法師們也要透過自身的學習、修持、講演、引導等,幫助信徒運用佛法解除困境。換句話說,身為佛教法師不僅要有出世的智慧,還要兼具入世的經驗,以及溝通、調和傳統與現代的知識與能力,才能切實地助益信徒解決問題,乃至接引其第二代、第三代人親近道場、護持三寶、修學佛法。
於僧才的養成方面,循蓮社一路以來的辦學傳統,特別著重理性、獨立思惟的教學環境,以及雙向、開放互動的師生交流,讓出家、學法、修行的道路不封閉、不局限、不徬徨,為僧眾創造良好的學修環境,無論在佛教經論義理的學思、熏習,乃至於實修過程中,透過善知識的引導,隨時發起自覺,自發性地調柔身心、修正言行、安住現前因緣,從而真正地自我鍛鍊、成長茁壯起來。
圖說:美國華嚴佛教會2019年度事務會議
另外,賢度董事長還就美國蓮社事務工作中的相關具體事項做了指導。諸如加強七七佛事家屬每日的定課引導、週日誦經會、禮懺會的共修參與,並及協助家族祖先祭祀等;另有蓮社公益事業捐贈項目的開發、課室場地外借使用之人際協調等議題,也都逐一提供了更為可行的施作辦法。最後,董事長特別關照每位執事個人的身心狀況,勉勵大家要確切地面對、務實地解決自己眼前所面臨的身心問題,而後才能全心全意去推動道場的弘化、十方的菩薩事業;並鼓勵常住法師和職員們抱著學習的態度,不斷加強多方面的知識,以宗教服務的精神與情操,建立信徒與社會大眾們正確的佛法及因果觀念,提供更好的佛事服務與心靈諮詢。
年度事務會議於當日下午三點,告一段落。諸位法師及同仁們皆於事務會議上,獲得嶄新的學習及執事工作層面的啟發,並且認識道場執事人員應掌握的工作心態與定位立場。
【與美利堅大學合作商談】
8月30日(週五)下午三點,賢度董事長、國際華嚴研究中心主任陳潤吾教授、住持天承法師、當家天般法師、天曉法師,以及美利堅大學•文理學院•哲學與宗教學系專任教授兼亞洲研究項目主任朴眞暎教授等七人,在國際華嚴研究中心進行了美利堅大學、美國華嚴蓮社、華嚴專宗學院三方合作會談。這是一場力求為將華嚴學門的推廣教育、學術研究等,推行、拓展到西方學術領域而展開的合作交流,會議由陳潤吾主任主持。
圖說:賢度董事長、國際華嚴研究中心主任陳潤吾教授、住持天承法師、當家天般法師、天曉法師,以及美利堅大學文理學院哲學與宗教學系亞洲研究項目主任朴眞暎教授,圓滿達成三方合作共識之會後合影
會議中,朴眞暎教授代表美利堅大學,從西方學者和大學教授的角度,針對三方合作項目的各種可能性,提出建議方案;美國蓮社方面,則是就各該項目實際施作的可行性、效益性,並及初期合作的側重點等面向,提出由道場襄輔學術界推動弘化的立場與看法。合作會議主要達成了五項共識:
-
三方的合作未來將以華嚴經論思想的研討與推進為主軸核心。
-
自2020年9月起,美國華嚴蓮社與美利堅大學文理學院•哲學與宗教學系將合作舉辦兩年一度的國際性華嚴學術活動。初期將以工作坊的活動形式開始,再擴展為大型的學術會議。首次工作坊,謹訂於2020年9月24-25日在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舉行,擬邀十名專家學者發表華嚴專題論文並進行深度探討。會後也將計劃在美出版學術規格的論文或書籍。
-
除了兩年一度的大型華嚴學術活動之外,美利堅大學還將不定期舉辦華嚴專題講座,邀請優秀的華嚴學專家學者進行英文主題發表。
-
華嚴專宗學院也將贊助具有一定中文程度的美利堅大學學生或專家學者,於台北華嚴專宗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經論學習或交流訪問。
-
美國華嚴蓮社與美利堅大學將共同起草,簽署合作意向書,以達長期合作協議。
會議臨了,賢度法師針對幾項關鍵議題進行了補充;後由陳潤吾主任做出總結,並羅列出隨後的各項操作事宜,圓滿結束會議。
【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記聞】
8月31日(週六)上午十點,2019年度「華嚴佛教經論講座」於美國華嚴蓮社最吉祥殿揭開序幕。首日採用全英文發表,上午場「華嚴專題講座 / Huayen Discourse」,由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朴眞暎(Jin Y. Park)教授進行兩小時的發表演說,主題為〈“即生悟道”:李通玄對華嚴的詮釋 / “Enlightenment in This Lifetime”:Li Tongxuan’s Huayen Buddhism〉。李通玄長者對於《華嚴經》的闡釋,強調如來與眾生之心性是一,因而開悟是可以當下成就的。那麼身為凡夫的我們又該如何體悟這一點而得成就慧身呢?朴教授藉由李長者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詮釋,引導在座的與會大眾同入華嚴法界的思惟。
圖說: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朴眞暎(Jin Y. Park)教授發表專題演說,主題為〈“即生悟道”:李通玄對華嚴的詮釋〉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上午,華嚴專題講座研討現場
首先,這五十三參善知識雖各具不同的身份、各行不同的法門,但無一不是法界一真實相的展現。其次,善財童子初發心時即成正覺,啟發我們超越對於時空單向、侷促的認知,進而去體會豎窮三際、普遍十方的真實境界。最後,善財童子親身修證菩薩道,啟迪我們從理性出發、落實於現實生活,知苦、求真,嘗試打破自我的慣性思維,以慈悲心、柔和心重新去看待現象界的差別、善待緣起世間的時序因緣,以及自他有情之間的聯繫與對待。朴教授多番深入淺出的教授與講解,於過程中不時向台下聽眾發問,用以激發與會大眾的思考,並在問答之中一一解惑,與會者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上午,華嚴專題講座研討現場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上午,華嚴專題講座研討現場的提問互動
圖說:美國國際華嚴研究中心陳潤吾主任,代表中心致贈感謝狀予朴眞暎教授
午齋過後,下午場「華嚴研討會 / Huayen Symposium」,由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周克勤(Christian Jochim)教授主持。第一位發表人,是台北華嚴專宗學院的天曉法師,她發表的論文題目是〈從《華嚴經》探討五明學於佛教救贖中菩薩利生之方便善巧 / An Exploration of the Five Sciences as Skillful Means in Buddhist Soteriology through the Lens of Huayen Sutra〉。有別於當代西方學者研究菩薩的方便善巧(Skillful Means)時,大多基於《法華》和《維摩》等經典,天曉法師嘗試從《華嚴經》入手,透過五地菩薩對於五明的學修及體證內涵,進而探討菩薩度生的方便。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由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周克勤(Christian Jochim)教授主持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現場
法師指出《華嚴經•十地品》第五難勝地的經文中,五地菩薩的勝慢對治、不住道行勝,以及對十種真諦的體認正是菩薩內明的顯發,此是體;而五地菩薩對餘四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的修學則是五地菩薩為了療治眾生病、救拔眾生苦難的善巧方便,此為用。接著,法師即從《華嚴經▪入法界品》例舉了寄位第二饒益行菩薩的自在主童子,以及寄位第五難勝地菩薩的寂靜音海主夜神等兩位善知識為例,進一步說明菩薩處愈高階位修行五明時,內明愈是無礙地攝持其餘四明。
圖說:第一位發表人,台北華嚴專宗學院天曉法師,發表主題〈從《華嚴經》探討五明學於佛教救贖中菩薩利生之方便善巧〉
法師明白表示,西方宗教雖然強調對眾生苦的救拔,但多半僅限於療治——即:解決當下的苦難。大乘佛教菩薩之拔苦,因為有內明的智慧攝持,強調以便利眾生的方法,巧妙地開顯眾生自性善根的覺性和德能,使令透過心性的了悟,以超越的心理素質,運用世間的條件及環境因緣,達到自度、化他的終極救贖。隨後,賢度法師並針對菩薩方便波羅蜜所須具備的必要條件做出補充,強調大慈悲心對於菩薩道的修行實踐,正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由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周克勤(Christian Jochim)教授主持
圖說:第二位發表人,賓夕法尼亞州摩拉維亞學院張健(Kin Cheung)教授,探討主題〈華嚴分體論於腦神經科學之啟示〉
第二位發表人,是來自賓夕法尼亞州摩拉維亞學院的張健(Kin Cheung)教授,他探討的主題是〈華嚴分體論於腦神經科學之啟示 / Huayen Mereology’s Implications for Neuroscience〉。當代腦神經科學的熱門研究課題,正是通過用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觀測腦內各區域的血液流動,希望找出人類的認知能力與大腦區域的對應關係。張健教授以詳實的案例數據及縝密的邏輯推理,指出該研究方向現階段所存在的相關問題。事實上,認知作用並非僅只靠著單一腦區域,甚至不局限在大腦和人體,而各個腦區域也不只具有單一性的功能。此外,腦神經具有可塑性,這更是顛覆了傳統腦科學中,對於局部區域特性固化的認知。
圖說:第二位發表人,賓夕法尼亞州摩拉維亞學院張健(Kin Cheung)教授,探討主題〈華嚴分體論於腦神經科學之啟示〉
張健教授提出,華嚴宗「六相圓融(總、別、同、異、成、壞)」的教義,正好可以啟發科學界重新思維大腦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他認為華嚴分體論對於現象界圓融無礙的闡釋,可以彌合局部學和整體學兩種對於大腦認知的方式。而將華嚴思想運用於解決目前腦科學的研究困境,也讓華嚴義學在佛教研修領域之外的潛在應用,提供了現代意義。張健教授的發表主題,因為貼近西方社會的當代思潮,故而引發現場聽眾的熱烈提問。然而,賢度法師則在末後語重心長地指出,心性是超越大腦的,法報化三身的領域更是超越世間物理性、生理性的大腦器官,而能顯發無盡的妙用。賢度法師懇切地提點並策勵與會的學者及大眾,期盼大家都要學習華嚴、深入華嚴,才能更進一步超越人類的生命層次。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由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周克勤(Christian Jochim)教授主持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現場的提問互動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現場
第三位發表人,由美利堅大學的朴眞暎(Jin Y. Park)教授再次登台,與大家分享她的研究成果,發表主題為〈華嚴佛教與倫理想像 / Huayen Buddhism and Ethical Imagination〉。當我們身處於數位化時代的衝擊下,人們已逐步意識到人類中心主義及自他對立模式的過患;另一方面,如何協調個體之間及各團體間的差異性,也成為當代社會不容迴避的問題。傳統的倫理學基於規範與準則,已經難以滿足當今世界多元化社群的訴求。華嚴佛教的四法界觀(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強調無障礙法界心,或可解決當今世界的矛盾、對立與衝突。然而,朴教授並未如同傳統學者一般,以開悟者「事事無礙」的境界直接去應用華嚴法界觀,而是借重事物之間彼此相互關聯的角度,從而認知無障礙的概念,使令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未開悟的人們,也可以藉此詮釋重新認識現實世界所以存在衝突的本質為何,以及如何看待衝突的心境轉化。
圖說:第三位發表人,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朴眞暎(Jin Y. Park)教授,發表主題〈華嚴佛教與倫理想像〉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現場
朴教授指出,我們習慣以個別的方式看待世界,然而每個單一個體的本身(identity),事實上是由所有其它存在個體所共同賦予的,那是一種彼此相互關聯而有的特性或自性(relational identity),因此我們的存在其實一直受惠於我們所接觸的各種人、事、物。又,所謂的事事無礙,並不代表現象界當中沒有現實衝突的存在,正如澄觀《華嚴法界玄鏡》所說「事本相礙,大小等殊」;然若能「以理融事,事則無礙」。如論具體運用的方法,澄觀的回應是「觀事兼悲,觀理是智」;也就是透過慈悲與智慧的相互調和,以空性的智慧觀照一切事物的本質,並用菩薩的慈悲化解現實生活所存在的事相衝突。
隨後,朴教授進一步將佛法的悲智應用在現代倫理學中,對應于道德想像(ethical imagination)這一概念;這裡的想像並不是一種幻想,而是一股具有形塑作用的力量。道德想像,基於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理解他人,關鍵在培養自身慈悲的能力,而非僅僅只於道德規範的立場,這會讓我們看到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認識生命存在的本質,從而幫助我們消弭現象界中必然存在的對立與衝突。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的尾聲,由周克勤教授和三位發表人共同進行綜合討論,分別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和研究背景,逐一回答現場所有的提問。經過一整天全英文的專題發表,這當中的信息量相當龐大,不僅為與會大眾帶來了一場華嚴與西方思想的盛宴,也為專研不同領域的西方學者們在華嚴學門的研究中,提供了彼此交流、學習的互動平台。最後由賢度董事長代表美國蓮社,致贈主持人及發表人精選台灣茶葉禮盒,以資感謝。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綜合討論現場
圖說:2019 華嚴佛教經論講座,首日下午,華嚴研討會綜合討論現場,賢度董事長參與回應
圖說:賢度董事長、陳潤吾主任、天承住持一同,和與會發表學者們合影留念
第二天,9月1日(週日)上午十點,中文場的華嚴專題講座,依舊在美國蓮社最吉祥殿進行,由董事長賢度法師主講〈華嚴菩薩的三業自在妙用〉。本主題內容總有八個章段,依於《華嚴經》中法身大士菩薩的階位修行次第及實踐內涵,分別就其三業體用之行相和果證等,逐一進行釐清並陳述說明。總括有:一、十住菩薩的「三業清淨」皆無瑕玷。體悟空性,安住甚深般若,得不退轉,達到無相梵行,破除對一切幻象的執著,降伏六根煩惱,達到三業清淨。二、十行菩薩「三業無著」,方便出生而無業報;悲智雙運,十度齊修,功不唐捐。三、十迴向位菩薩「三業體用徧自在」,一切善根、福報迴向有情眾生,而無所執著;迴真向俗、迴智向悲、廣益自他。四、初地菩薩,發十大願,十地滿十波羅蜜,「三業不空、不失」。五、第七遠行地菩薩「三業方便,二行雙行」。即有修空不住空,是空中方便慧;即空涉有不住有,是有中殊勝行。成方便度二行雙行,得無相之果。六、第八不動地菩薩「三業無失,三世間自在無功用行」。所謂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自在行,得畢竟無過失身業、語業、意業,三業隨智慧行。七、第九善慧地菩薩「得四無礙智,成就法師行」。所謂得法、義、辭、樂說陀羅尼,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辯才門而演說法。八、等覺位菩薩,成就十定、十通、十忍,「三輪無著」。
法師表示,華嚴菩薩的階位修行,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至等覺位,這是總通三賢十聖階位;三賢階位所積聚的修行資糧,可以做為十聖菩薩,以及等覺、佛果功德的修行基礎。了解菩薩的三業自在與凡夫三業造作的差異,可以幫助學習者在生活事相上,改掉己身的習性,突破自身的障礙,這是許多佛教徒都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修學華嚴一定要掌握菩薩道的精神與法門,從階位次第行法及展現於三業的因行、果德,從信、解、行、證四階段過程去了解,跟隨菩薩的腳步而學習,並融入生活實踐當中。
圖說:董事長賢度法師發表專題演說,主題為〈華嚴菩薩的三業自在妙用〉
《華嚴經》於眾生世間之關懷,是立足於「自性善根的增長」及「靈性智慧的提昇」,等視一切眾生為無法切割的生命共同體,是生生世世如菩薩悲心與願力的實際踐履!實則三世間——智正覺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生態平衡所牽動的,除了維持自身家庭、人際、族群、國家、社會的安定與和諧,也旨在提升靈性世界的和諧與富足,進而達到生存環境的永續經營!而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存在就像一個定位的IP,在蒼茫的宇宙,輪迴的時空中,搜尋著世世代代的軌跡,並不斷傳遞出不同層次,不同頻率的生命訊息,就像網際網路的互動般,無遠弗屆。
當今的佛教徒面臨著地球生態的破壞、極端氣候的影響、戰爭造成死傷等現況,因此弘揚佛法,度化眾生,再也不是一家、一寺、一山頭的事業;要圓滿眾生的生命、解脫生死,也不是一個宗教、一尊神佛、一種教義、一種法律,就能解決各種人類在這個地球、不同國家,所遭遇的生、老、病、死之苦,憂、悲、離、捨的難。這是全人類都需要共同付出的關懷,以菩薩心腸、自利利他的生命的實踐,建立人間淨土,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才不再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共享的啟動密碼,超越時間及空間的隔礙與侷限,就像網路一樣無有邊際,重重無盡。也唯有發願從自身力行實踐華嚴菩薩行做起,培養慈悲、智慧的能力,於人際之間良性互動,於修行道路上自利利他,才能於高數位、全球化的社群中,和平共處,方便善巧地引導社會大眾向上、向善的路徑,發揮淨化人心的使命。
圖說:董事長賢度法師發表專題演說,主題為〈華嚴菩薩的三業自在妙用〉
華嚴宗之性起說,主張法性是唯一的理性,稱為一心法界。以性起之自體,說萬象之緣起;欲將九界之迷,導向佛果。我們修學華嚴也就是稱性而修,透過一心法界本體自性現起,啟動連線,直抄近路;穿越時空限制,就像穿過蟲洞;鎖定標靶,找到與我們宿世相應的世果,有冤解怨,有障能清,有罪能赦,有福能享。這也是成一老和尚時時不忘鼓勵弟子們要發願「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培養後繼」的心願。賢度法師並表示,老和尚圓寂八年來我們一直謹記導師對我們的教誨,加快腳步把未臻完善的工作完成;當然,這更需要與會專家學者、蓮社法師、居士們一起努力,為佛法的傳播搭建更多元的平台,造福國家社會。
賢度法師用生動易懂的語言,引導大眾認識《華嚴經》中華嚴菩薩三業自在的形相與面貌,並不時結合信眾所面臨的現實生活問題,開示大家現前應當如何去如理思惟、如法行持;透過行法的修持、生命的實踐,從人身有限的三業修證,臻至菩薩的果位與證量,莊嚴佛土,成熟有情。法師的開示,不僅是對前一日英文場華嚴研討會的回應與補充,更有助益信眾完整地認識、學習華嚴大意。
圖說:董事長賢度法師發表專題演說,主題為〈華嚴菩薩的三業自在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