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蓮社
創社經過 / Timeline
華嚴源流與傳承 /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Huayen School
開山長老 / Founder of A.B.L.S.
歷任住持簡介 / Abbots and Abbesses
蓮社導覽
蓮社境觀 / Landscape
No.20 Vairocana Dharma Pavilion
最吉祥殿 / Vairocana Dharma Hall
四天王殿 / Four Heavenly Kings Hall
華嚴圖書館 / Huayen Library
祖師堂 / Patriarch Court
No.50 Cheng Yi Pavilion / 成一樓
寺務處 / Administration Office
知客堂 / Welcome Court
五觀堂 (齋堂) / Dining Hall
禪堂 / Chan Hall
交通資訊 / Direction
報名表單 / Application Forms
聯絡我們 / Contact Us
相關機構
台北華嚴蓮社
僑愛佛教講堂
華嚴專宗學院
文化教育
ICAS 華嚴研究中心
單位組織
工作項目
人員招聘
ICAS 特別報導
YouTube 頻道
新脩華嚴經疏鈔
南亭老和尚全集
成一和尚著作集
賢度法師華嚴著作集
出版書刊
友善連結
美國華嚴蓮社FB
國際青年華嚴學者 FB
Navigation
認識蓮社
- 創社經過 / Timeline
- 華嚴源流與傳承 /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Huayen School
- 開山長老 / Founder of A.B.L.S.
- 歷任住持簡介 / Abbots and Abbesses
蓮社導覽
- 蓮社境觀 / Landscape
- No.20 Vairocana Dharma Pavilion
- - 最吉祥殿 / Vairocana Dharma Hall
- - 四天王殿 / Four Heavenly Kings Hall
- - 華嚴圖書館 / Huayen Library
- - 祖師堂 / Patriarch Court
- No.50 Cheng Yi Pavilion / 成一樓
- - 寺務處 / Administration Office
- - 知客堂 / Welcome Court
- - 五觀堂 (齋堂) / Dining Hall
- - 禪堂 / Chan Hall
- 交通資訊 / Direction
- 報名表單 / Application Forms
- 聯絡我們 / Contact Us
相關機構
- 台北華嚴蓮社
- 僑愛佛教講堂
- 華嚴專宗學院
文化教育
- ICAS 華嚴研究中心
- - 單位組織
- - 工作項目
- - 人員招聘
- - ICAS 特別報導
- - YouTube 頻道
- 新脩華嚴經疏鈔
- 南亭老和尚全集
- 成一和尚著作集
- 賢度法師華嚴著作集
- 出版書刊
友善連結
- 美國華嚴蓮社FB
- 國際青年華嚴學者 FB
首頁
行事曆
2025 弘修表
2025 年曆
2024 弘修表
2024 年曆
預告活動
蓮社新聞
法影佛音
華嚴蓮社回顧展望
華嚴專宗學院簡介
成一導師影音
賢度法師影音
美國蓮社 ICAS 課程
影片推薦
歷年大事
2025
2024
2023
歷年大事
於無上道發大悲願力。習正知見得智慧解脫 — ABLS 觀音誕辰紀念法會
首頁
/
於無上道發大悲願力。習正知見得智慧解脫 — ABLS 觀音誕辰紀念法會
2019 年 04 月 12 日
蓮社新聞
於無上道發大悲願力。習正知見得智慧解脫
—— ABLS 觀音誕辰紀念法會
為紀念觀世音菩薩聖誕,美國華嚴蓮社於2019年03月24日星期天,啟建觀音誕紀念法會一永日,以茲慶祝。是日上午九時,舉行觀音普佛祝聖及獻燈祈福活動,在住持天承法師的帶領下,與會大眾一齊持誦大悲咒,唱念觀音讚、觀音偈和觀音菩薩聖號,懺悔拜願,以及三皈依、迴向等法節儀規,藉此表達佛子們對於觀音菩薩聖德的禮讚與虔敬、感念之情。
圖說:觀音誕獻燈祈福
圖說:觀音普佛祝聖
第二支香,僧信二眾共修《妙法蓮華經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並由天承住持以「修學佛法的智慧觀照」作主題,為大眾開示大乘佛法中「理觀與事修」的自覺修持。諸佛菩薩的聖誕之日,表徵了「佛」的出生,無論是今佛、古佛,或未來佛(觀音菩薩,乃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未來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都是「覺道、覺悟」的出生。「覺醒」是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核心,它是善根的發動,是正知見、正思惟的樹立,代表著佛弟子自覺發心、自省修行的智慧觀照,更關係行者菩提心、大悲心,以及菩薩行願力的成滿。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帶領僧信二眾共同誦持〈大悲神咒〉
圖說:觀音普佛祝聖
住持法師說明,當我們在修學一個法門,或平時的日常生活裏,都是有理、有事。古德將整個大乘佛教的修學,大分為「理觀」與「事修」兩個重點。無論是受學什麼法門,都得把握好理觀和事修兩大訣竅;其中,理觀是對生命實相、對真理的智慧觀察,而事修則是法門受持的實際操作。
簡單來說,舉凡一切外在法門的修學,我人所經歷的事相因緣,包括身行禮拜、口中持誦、意念觀想等諸多緣起、助道之法的聚合,都是屬於事修的範圍。而理觀就是在身、語、意行當下,那份「體性空」的智慧覺照;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理觀也是佛弟子的善根發動,所謂離偏邪、離貪愛、離瞋恚、離癡惑顛倒,乃至有慚有愧、知道感恩等一切善法功德,這些都是我們善根發現的範圍。佛法的自覺離不開善根的發起,所以理觀和善根有著直接的關係,善根是能生無漏智慧之根本。
圖說:與會大眾共同誦持〈大悲神咒〉
關於理觀與事修的交涉,法師結合了《梁皇寶懺》關於「因果業報」及「歸命三寶」的事修內涵,進一步為大眾作開示。首先,在會諸位的身心狀態,事實上就是一個「現在果」的呈顯,同時也是三世因果的業力展現。換句話說,從於無始以至今生,根本的無明不覺、顛倒妄想,遂有阿賴耶等妄心意識、見相二分的生成,乃至更以自識所顯之境相為緣,輾轉起了諸多分別與煩惱,付諸身口造諸惡業;這是由過去的無明不覺為因、起惑造業為緣,而得現世苦樂憂喜的生死果法。
若有智慧醒覺之人,必然是務實地從現況中,了解自己過去的生命軌跡。過去的我,留下了什麼樣的痕跡給自己;現在的我,該用什麼樣的心念、思想來學習佛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面對世間的緣起、面對生命的存在。也是這份對於「緣起因果 (事法/相用)•理實法界 (理法/體性-無自性)」正知見、正思惟的心態,它決定關係著我們現下的轉變與未來的得度因緣!
圖說:眾等至心虔誠,求哀懺悔
《雜阿含經》云:「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這意味著人生在世,能得正見的力量(謂「聞所成慧」,即我人自讀經論,或自聽開示,而得之慧),令增長不退(即聞慧有力,正見難沮壞);即便是生於無佛法處,也都能夠不退失此正見力 ,發起順向佛菩提的修持,所到之處、隨所行處都有一份佛法的功德。雖或偶起煩惱,但決定不造重罪,所造輕業人天輪轉;雖或有小差錯,尚須經歷生死千百次,但終不墮入三惡道。
換句話說,「理觀」讓我們得以從「因果業報」中擺脫宿業。透過自覺、自省,自願調整、自發修行,把握現下因緣、善待當前;藉由見聞、薰習佛法,建立學佛的正知見,以及行者自身如理思惟、如法修持的身心模式!於時,所有世間順善、違逆的因緣,全都轉化為自覺覺他的增上智慧;以此端正的心態而來修學、處世,使令所有善法皆成佛道資糧;其中「稱性起修:隨緣、契理、造修」,即是扭轉業道、開發覺道的契機與關鍵!這是我們生命的覺醒,也是身為佛弟子應當具備的生活態度。
圖說:與會僧信二眾共同諷誦〈普門品〉經文
其次,住持師父談到「歸命三寶」的內涵,其實歸依三寶也是有事、有理的。事相上的歸依,包括化相三寶和常住三寶。化相三寶,乃釋迦如來一大事因緣示現教化眾生的悲應;這是以應化為丈六身高的釋迦牟尼為佛寶,以世尊一代時教宣說的種種法為法寶,以佛陀的諸大聲聞、緣覺眾弟子等為僧寶。常住三寶,即佛滅後常處世間住持佛法的三寶;也就是以木雕、泥塑、紙畫等製佛像為佛寶,以經律論三藏為法寶,以後世出家修道、剃髮染衣的僧侶為僧寶。化相三寶難遭難遇,你我都沒能親見;眾等現世所值遇者,皆屬常住三寶之範疇。
圖說:與會僧信二眾共同諷誦〈普門品〉
理體上的歸依是什麼?亦如方才所謂智慧覺照之生起,也就是自性三寶。《六祖法寶壇經》所謂歸依自心三寶,即心性本具之三寶,「歸依覺、歸依正、歸依淨」,這是自性三寶的內涵。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以「學佛修行的智慧觀照」為題,為大眾開示事修與理觀法門
佛者,覺也。乃有情眾生「靈明覺照」之佛性。《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說明「心性是一」,意味著法界有情在體性上是無差別的。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以「學佛修行的智慧觀照」為題,為大眾開示事修與理觀法門
法者,正也。即諸法實相「法性寂滅,一相莊嚴」的法界性和無方用,正因為一相無相而無不相。以真如不守自性,故能隨緣圓滿、成就、具足莊嚴一切萬法;以即用之體、具眾功德故,而堪稱法寶!這也說明了諸佛菩薩何以有如此多的法門,正因為「稱法界性」而能隨順世間有情機感,出生無量無邊之教化,顯明一真法界之法爾莊嚴!
圖說:午時佛前大供。弟子虔誠,必蒙感應
僧者,淨也。展現至德常和「理事和合,圓融無諍」的生命境界。我們每天日常生活所經驗一切顯相的事法,都離不開有為、造作、無常、生滅的緣起法則,佛弟子若能運用「理觀」在身心經驗現前之時,依於佛法智慧正知見及正思惟的引導,調伏身心虛幻的顛倒妄想,使令安住於無生法性,而能善待當前的因緣,令自他都發起菩提心,盡可能地去成就、圓滿世間與出世間的善法功德,這是修道人應有的修行及生活態度!
圖說:佛前大供,上香人潮
最後,住持法師勉勵大眾,佛教經典在在分明而說「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若自佛不歸,則無所依處!如今明瞭這道理,就要恆常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即是真實的自歸依!《華嚴經》偈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因為諸佛菩薩悲願力的關係,法身大士的神智自在是隨緣赴感、無所不在的示現;也因此學佛修行的感通之道,正是根源於行者內在的自覺、自省、自發修行與自願承擔;這才是佛教門中「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的真實感通!
圖說:獻燈祈福,延生壇迴向
圖說:智光老和尚圓寂五十五週年紀念供讚會,僧信二眾虔敬唱念
中午時分,佛前獻供祈福。因適逢台北華嚴蓮社開山住持智光老和尚圓寂五十五週年紀念日,蓮社特別舉行一場智光和尚供讚會,以為紀念。下午一時半,準提行法共修,諷誦《準提經》,持誦〈準提神咒〉。由於蓮社持續在準提法門修持的宣揚與推動,午後的準提經咒共修,吸引諸多信眾前來參與。晚課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並加持〈蒙山施食〉迴向。祈願諸佛菩薩光明攝照、慈悲護念,華嚴蓮社所有護法信施,廣植善根,少煩少惱,共修福慧,同證菩提。
圖說:二時臨齋。
所謂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供養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圖說:下午時分,天承住持領眾修持準提行法
圖說:準提行門共修
ICAS 2018 – 2019 學年度下學期【尋味華嚴】課程:《華嚴經》懸談要解 — 生命實踐的探索
文殊清淨心。誦經禮懺行。普賢行願力。獲勝菩提道 — ABLS 春季華嚴誦經暨清明祭祖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