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灑落救諸苦。淨瓶楊枝濟世間 — ABLS 觀音出家紀念法會

甘露灑落救諸苦。淨瓶楊枝濟世間

—— ABLS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

秋風颯颯,落英紛紛,美國華嚴蓮社於金秋十月啟建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

從傳統佛教義學角度看,觀音菩薩無論是示現寄位八地,或於西方極樂世界候補成佛的地位,在在都顯示著一位已然成就佛道而住世度人的“覺悟有情”的悲智行願。觀音信仰是大乘佛教菩薩精神體現的一個典型,突出地展現“慈濟眾生”及“福利現世”的願景。

圖說:戒定真香,焚起衝天上;弟子虔誠,免難消災障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為獻燈者祈福迴向

中土觀音信仰主要來自《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平民百姓中流行的觀音信仰主要有三大內涵:一是尋聲救苦,即普遍的稱名救濟,即“若有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二是普門救度,觀音拔苦濟難極其廣泛,包括“濟諸難(火難、水難、羅剎難、刀杖難、惡鬼難、枷鎖難、冤賊難、風難、王難、瘟疫流行難)”、“離三毒(婬欲、瞋恚、愚癡)”和“滿所願(設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第三是應化示現,即以“三十三應化身”無量示現,廣為眾生說法。由此可知,觀世音菩薩不但具有全方位、全能性、及時性的救濟特質,並且還具有作為“善友”而親近百姓的性格。

“救苦觀音”的內涵,後來一直是北傳佛教廣大眾生主要的信仰內容;而《大悲神咒》也隨著觀音信仰流傳開來,至今已成為漢地道場各家寺院僧侶每天必修的基本功課。復隨密教觀音系列經典及各種觀音造像的傳入,形象綺麗的四臂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亦普遍受到民眾的歡迎。「瓶中甘露常時灑,手中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在佛教信仰的潮流中,伴隨著觀音靈驗傳說的形成,觀音信仰已成為賜福與樂、祈福保安的宗教力量,於普羅大眾之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領眾受持〈大悲神咒〉

圖說:觀音普佛祝聖獻燈祈福

為順應觀音信仰於華人圈中的廣泛流行,美國華嚴蓮社向於觀音菩薩的傳統重要節日舉行紀念法會。本年度的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於10月21日上午九時開始,由住持天承法師主法,帶領僧信二眾共修〈大悲神咒〉,舉行觀音普佛法事。第二支香大眾一齊諷誦〈普門品〉,後由天承住持接續週日共修會“慈悲道場懺法”的主題,與觀音信仰所具濃厚的“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菩提願行相契合,而針對《梁皇寶懺》中“禮拜懺悔”的核心思想進行開示。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領眾誦持〈普門品〉

圖說:僧信二眾虔敬誦持《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梁皇寶懺》有七大核心思想主軸,若就三世因果的角度而理解,首先必須建立對於現世“因果業報 (現在果)”有正確認識的知見,透過“歸命三寶 (現在因)”、“禮拜懺悔 (現在因)”,進一步“發菩提心 (現在因)”、“發願迴向 (現在因)”,並輔以諸佛菩薩“神通感應 (現在緣)”的加持,從而達到“解冤釋結 (未來果)”的目標,體現出大乘佛教懺悔法門中自覺覺他、普濟含識的救苦拔度精神。

圖說:僧信二眾虔敬誦持《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天承住持強調《梁皇寶懺》的懺悔法要,在於阻斷現前一念煩惱心的相續,防護使令“已作之罪,願盡銷滅;未作之罪,不敢復作”;非但誓不更造,更發菩提廣大行願,願以一己善力度脫眾生、覆護眾生,普願眾生也能夠生起慈悲心、喜捨心,與空性正見相應的菩提心。如懺文云:

若有片福,一毫之善,能回向者,則於果報,不復生著,便得解脫。經歎修行回向,為大利益,應發回向,兼勸一切,不著果報。

圖說:住持法師開示《慈悲道場懺法》「禮拜懺悔」思想的修持要點

圖說:法師勉勵行者加強正念、正知的覺照力,並舉生活中的例子作譬喻,令人會心莞爾

法師並引用經論所說內容,引導大眾認識因果業報的正確知見,於現前一切緣起果法,善觀其眾緣相依的虛幻性,善能維持這份清淨心,捨離煩惱、愛著而與平等心性相應。即日眾等諸多的不順遂、遭逢諸多身心苦受因緣,實乃過去惡業所致,如“不信因果,不信三寶”;“破壞塔寺,焚毀經像”;“譭謗三尊,輕毀聖道”;“造作五逆,行於十惡”;“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違戾反逆”;“殺害有情,毀傷眾生”;“強劫人財,盜竊非道”;“買真賣偽,種種欺誑”;“行非梵行,不淨欲法”;“強誣良善,憎嫉賢人”;“虛妄兩舌,離間彼此”;“飲酒作亂,迷惑眾生”等等。故於今日要想如法懺悔先罪,必須仰仗三寶,如實懺悔過往,並且發願當來,除為自己,更為我們所摯愛的眷屬、父母、師長、手足、同儕、道友、後生晚輩,乃至法界一切眾生。如懺文云:

仰願當今皇帝、皇太子殿下、國家眷屬,從今日去至于道場,亡身為法如薩陀波崙,大悲滅罪如虛空藏……。

又願眾等所生父母、歷劫親緣,從今日去至于道場,具十功德如高貴德王,聞法歡喜猶如無畏……。

又願眾等和尚、阿閣梨、同學、眷屬,上中下座,一切知識,從今日去至于道場,各得無畏如師子王,影響大化猶如寶積,聞聲濟苦如觀世音……。

又願十方一切怨親,及非怨親,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于道場,心無愛染如離意女,微妙巧說如勝鬘夫人,能行精進如釋迦文,所有善願等無量壽……。

此知,學佛不僅是為眼前的現世之利,更要透過普遍利益一切有情,臻至覺行圓滿的菩提境地。當我們在修習的過程中,就要學習把這樣的一份功德,和一切眾生共同分享。學習佛法,既是有利於個人在心性和智慧上的開展,同時也利於人類社會共同的生活,因此住持師父勉勵大家務必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回歸佛弟子修道最根本的“自歸依”,也就是從“歸依自性三寶 (佛—覺 / 法—正 / 僧—淨)”做起,踏踏實實修行。

圖說:午時佛前獻供

圖說:爐香乍爇,虔誠獻香

圖說:佛前大供,信施獻香

另外,一切眾生由於“心想顛倒”,並且“貪著世間”,隨日積月累逐漸結怨結仇。特別是在至親、眷屬、摯友之間,更容易彼此怨懟,心生怨結。住持法師例舉阿闍世王曾犯殺父、害母、助破和合僧等五逆重罪,後經至誠、真實的懺悔發願,並立志成為護法,護持佛陀教法、經典結集等,利益廣大的後世眾生。從頻婆娑羅王與阿闍世王之間的父子關係來看,前世恩怨固然是因,但現世頻婆娑羅王之於阿闍世王的修道,又何嘗不是一種助道的增上因緣?!

因此,法師強調所謂的“定業”,事實上就是我們這顆既剛強難調、又堅固難化的見取心、執著心。相較一切聖賢的身心安住於菩提和智慧之不同,俗人多半是安住在煩惱上,也因為強大的是非心、分別心、計較心、議論心、嫌恨心,彼此之間很容易會有怨懟產生;所以,奉勸學佛的三寶弟子,不能夠太隨順自己的個性,那是一種隨順業力、隨順生死、隨順煩惱流轉的身心模式。如懺文云:

是以眾聖起大慈悲,正為如是怨對眾生,我等相與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摩訶薩救苦為資糧,解怨為要行,不捨眾生為本。我等今日亦復如是,起勇猛心,起慈悲心。 等如來心,承諸佛力…… 普為四生六道、三世眾怨、父母師長、六親眷屬,解怨釋結。已結之怨,一切捨施;未結之怨,畢竟不結。……

又復六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對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

圖說:延生壇回向,住持天承法師觀音壇前上香

圖說: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

在無盡的生死流轉中,若有片刻的明覺引領我們順向解脫,以佛法的智慧、離相的正知見,支持著我們所修行的一切善法,所生之處、所行之處都帶著佛法的一份功德,那就是與明空智慧相應的菩提淨行。

圖說:午時,大眾魚貫出列,過堂用齋

圖說:二時臨齋。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下午一點半,準提法門共修。天承法師帶領大眾誦持《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準提法門是亙古以來的古法,是一切諸佛菩薩必修的法門。且“準提佛母”是毗盧遮那如來的顯化,修持準提法門是鍛鍊身心安穩、增長福德智慧的重要功課。通過誦經、持咒、禮拜、懺悔等方式弘揚準提行法,既是迎合大眾祈福保安的心理,又能滿足凡情眾生脫苦離難的需求,更可以藉此因緣弘揚佛法,同時凸顯毗盧觀音 (準提佛母) 拔苦救難的功能,達到弘揚觀音信仰的目的。晚課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並加持〈蒙山施食〉迴向。

華嚴蓮社的常住法師,引領大眾以紀念觀音出家為契機,誦經禮懺、共植善根、發心佛國。年度的觀音出家紀念日法會於下午四時圓滿落幕。祈願諸佛菩薩光明攝照、慈悲護念,僧信二眾、十方信施,廣植善根,少煩少惱,共修福慧,同證菩提。

圖說:午後時分,準提行法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