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覺因心相符泯。大智行願淨梵行
—— ABLS 釋迦成道紀念法會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兩千六百年前於菩提樹下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體現生命廣大和諧圓滿的實相,並揭示解脫無盡生死輪迴及苦難的菩提大道。美國華嚴蓮社擇於2018年01月21日,啟建釋迦佛成道紀念法會,與僧俗四眾共同慶祝此一殊勝節日。是日上午九時,舉行釋迦普佛祝聖,後由住持天承法師宣講釋迦佛成道之勝義。
據佛傳典籍記載,佛陀成道之前,歷經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麥,但仍然無法悟道,就在體力不支、舉步維艱之際,接受了牧羊女所供養的乳糜,得以恢復體力,因而體悟到不苦不樂的中道之法,於是放棄極端苦行,最終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2600多年來,佛教界相繼傳衍,都在紀念著這個偉大日子。
中國漢地禪門,素以農曆十二月初八為釋迦佛成道日,如《百丈清規》記載:「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伸供養。」因此,近現代佛教依禪門之習,以榖類與果物等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各家寺院皆於此時,以臘八粥供佛及僧,饗之予信徒,乃至施諸普羅大眾,用以慶祝此一殊勝節日。臘八粥的發起,不僅令人消解飢渴,更希望佛弟子於此親嚐法味,憶念、思惟佛陀所證悟的真理;藉由享用此食,同霑佛陀成道之法喜;祈願蒙佛加被增長福慧,於佛法的修學上能夠早有所成!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領眾誦持楞嚴神咒
法會中,住持天承法師開示傳統「臘八」的由來,原是中國古代歡慶豐收、臘祭百神(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等)祭祀儀式;除有感念祖先、神靈等的活動外,還有臘月擊鼓驅疫(瘟疫)的風俗留存。臘本祭名,因呼臘月,乃歲末合祭眾神之祭祀;故以臘月八日做為「釋迦成道日」,可說是漢傳佛教文化發展的特色之一!而佛教門中,臘八歡慶豐收,對於三寶弟子來說,其實就是稱讚佛陀福德與智慧的圓滿。因此每當我們享用臘八粥的同時,更要檢視自身的福德與智慧是否具足?如何才是佛子於日常生活中應當要有的用心?如何依教進修而得降伏煩惱?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
圖說:釋迦普佛,唱持、禮拜諸佛菩薩聖號
住持法師提到,古來佛教祖師們所編輯的修持儀軌,至今為佛教道場用作日課、共修、法會的唱唸法本。這些儀軌其實可以用普賢十大願王統括它們的內涵,因為在在都是輔助行者的修持,也都離不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以及「普皆迴向」等內容。師父舉出〈釋迦普佛〉儀規中所唱「佛寶讚」為例,說明諸佛如來智慧與福德之相;換句話說,每當我們唱持佛寶讚的時候,也就是在稱揚、讚歎諸佛因地修行實踐的功德,這是以智慧為先導修持四無量心、四攝法、十度波羅蜜,乃至普賢廣大行願的圓滿與成就。
圖說:僧信二眾共修華嚴發願文
「佛寶讚無窮」,這裡的「佛寶」相對於自性佛,是指依修而證、修德成就的佛,佛寶讚也就是在稱讚果地覺悟的聖者。
「功成無量劫中」,佛教中堪稱為「功德」者,是一份清淨心、隨相離相的修行;是以般若空性智慧的證入為基礎,稱法界平等性,修普賢廣大行,經歷無量時劫的菩薩道修學,才有功行滿足的成就。
住持法師提示到,一般佛弟子在培福、修慧的時候,經常是帶著自己的煩惱在修善,因此雖有相應於善業修持的福報與善果,但還在三界之中,尚無法解脫生死。但如果要修到所謂的功德,那必須是「淨業」的受持,也就是以清淨心、平等心,離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等一切相的修學。離相修行,這是文殊菩薩的智慧;依於般若真實智慧為先導,所展開身口意三業的清淨梵行,那就是普賢菩薩的普賢行、普賢行願,也是《華嚴經》中真實菩薩行、菩薩道的鍛鍊。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為大眾開示佛寶讚及華嚴三聖法義
「巍巍丈六紫金容」,「巍巍」是高大義,說明佛陀正報成就的作用。「丈六」,是指釋迦佛於娑婆世界相應五濁眾生機感所化現的丈六身,雖屬「劣應身」的化身佛,但相較一般而言,已經是比較高大的身相了。示現丈六身,是佛陀面對此方世界眾生的同事、利行,這對於我們來說比較親切,也相對容易接受佛法。
「覺道雪山峰」,「雪山」是喜瑪拉雅山區一帶,這是世尊修道的處所。此句儀文是讚歎釋迦佛「自力」修行的成就;「覺道」好比是雪山的峰頂,譬喻修行的道路有如攻頂一般難行,必須善能調伏對於自我根深蒂固的情見和執取;而釋迦佛終究是圓滿成就,並且示現教化。
為了讓與會大眾更了解「自力」與「他力」、「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區別,住持法師舉出《十住毘婆沙論 ∙ 易行品》作為說明。修行至不退位的方法,有難、有易。〈易行品〉中揭示了易行之道,別說持名念阿彌陀佛等之救濟;這是為求不退者,所開示的易行之法。北魏曇鸞大師即以此為基準,立難行、易行兩道之判教,認為透過稱誦諸佛名號,易達初地不退之位,故特別倡導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謂以他力接引之念佛,如水路行舟之易,故稱「易行」;若依自力修行,猶如陸地徒步之難,遂稱「難行」。
法師提到,所有他力接引的法門,都是方便善巧的權宜之法。因為當我們還沒有決定發起真實菩提心要修行之前,仰仗三寶加持力、慈悲攝受力,都算是「他力」法門。又若當行者明見心性、意淨入理,發起真實菩提心,具足真實不退的信心之後,在文殊菩薩的般若離相智慧之上,所展開菩薩道的修行實踐,那是入法界的普賢行,都是「自發」的菩薩行持,也就是普賢廣大行願的開展。換句話說,《華嚴經》中的菩薩行,我們可以說是他力接引和自力修行的不二法門,入法界的華嚴法身大士菩薩,都是稱性起修、自發性在修持菩薩道的!
圖說:華嚴供,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
然而,為什麼《華嚴經 ∙ 普賢行願品》最後要導歸西方極樂世界呢?華嚴宗四祖澄觀大師的《普賢行願品疏》,以及五祖宗密大師的《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當中,都分別解釋了何以不生華藏而導歸極樂的原因?其實,淨土法門就是方便接引、順應眾生的簡便法門。澄觀疏釋、宗密鈔釋,總說有四個理由:
一、有緣故;彌陀願重,偏接娑婆界人。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關係,跟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緣,所以說導歸極樂。對於此方眾生來說,較好修、方便修、容易修。
二、欲使眾生歸憑情一故;但聞十方皆妙,此彼融通,初心茫茫,無所依託,故方便引之。當我們說入理、稱性、菩提心體的時候,很廣大、很深奧、很難懂,剛開始入門的佛弟子不容易得到一個理解,也無法從中取得一個如何起修的了解,所以不知道應該怎麼修學?十方國土都很好、都很妙,但我到底要選擇哪一個法門?就是因為我們都還抓不定主意,所以經典就直接告訴你,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法門,不要再猶疑不定了,直接讓我們念佛到底!
三、不離華藏故;極樂去此但有十萬億佛土,華藏中所有佛剎皆微塵數,阿彌陀佛國不離華藏界中,故不離也。無論是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佛的淨土,全部都在華藏世界當中。所以說,修學華嚴的佛弟子,並非只能去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十方的佛國淨土,皆可乘願往生才是!只是西方淨土對於此方眾生來說,相對簡便、容易攝受,比較能夠獲得一個教化的接引。
四、即本師故;如《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偈讚中云,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共圍繞,乃至賢首如來、阿閦、釋迦等。澄觀大師說,這是稱讚本尊毗盧遮那如來之德也!所謂華藏剎海,皆是遮那之境!西方極樂世界,去此過十萬億國土,並未出於剎種之中;而極樂教主阿彌陀佛,也正是本師毗盧遮那如來的隨名異化。
圖說:華嚴供上香人潮
「眉際玉毫光燦爛」,這是指眉間白毫放光,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佛眉間放光,象徵中道實相,亦表徵諸教之源,離於凡情世間有無、空假二邊的分別與相待。眾生若遇此光,業障淨除,身心安樂,則是佛陀的德用。
「照開六道昏蒙」,「昏蒙」是形容六道眾生的生命狀態。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間,是為了芸芸眾生,故而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廣度六道有情。
「龍華三會願相逢,演說法真宗」,末後二句,是讚歎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記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彌勒菩薩會下生成佛;祈願釋迦佛所化國土娑婆世界的有情眾生,皆得於當來彌勒尊佛為了救度眾生所開三次法會中得度,這是「龍華三會願相逢」的意思。「演說」,是以身、語、意的行持而演揚佛法,闡明成佛之道;「法真宗」,是教導眾生成就佛道;所謂「一佛乘」,這是大乘佛法裏的「真宗」,也就是演揚佛乘之道。
住持法師強調,華藏世界中所有佛國淨土的根本法輪,都是《華嚴經》,都在演說佛境界與成佛之道;但為方便教化,開闡三乘法門,這是眾生機感、權實善巧的問題。如果你不喜歡娑婆世界,覺得太苦了、不好修行!那麼你可以先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等到花開見佛、證悟無生,一樣是以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發起普賢菩薩的無盡行願。極樂世界的根本法輪,同樣是「一乘:成佛之道」的修學!換句話說,迴向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是要去當菩薩的;在極樂世界展開的生命實踐,那是真實菩提心的發起,那是普賢行、普賢道的修持,必須總持普賢廣大行願的法門!
法師又說明,為何在釋迦佛成道紀念日,華嚴蓮社都會共修〈普賢行願品〉?這是因為真要學習佛法,我們不能只知道求觀音、求地藏、求佛菩薩的接引和庇佑 (他力接引),更重要的是佛子自身必須發起菩提心,明見文殊的般若大智慧,啟動普賢的生命實踐力 (自力修持),這是真佛子自發性修持佛法最為重要的兩大因素!諷誦〈普賢行願品〉,就是讓我們明白在一乘教法中,生命實踐的修行核心綱領,就是「普賢十大願王」。
圖說:華嚴行法共修,僧信二眾虔誦《普賢行願品》經文,唱持〈華嚴字母〉
中午時分,佛前獻供祈福。下午一時半,華嚴行法共修,僧信二眾虔誦《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經文,唱持〈華嚴字母〉。隨後,晚課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並加持《蒙山施食》迴向。祈願諸佛菩薩光明攝照、慈悲護念,華嚴蓮社所有護法信施,廣植善根,少煩少惱,共修福慧,同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