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真如入平等法界。仰學佛道發大菩提心
— ABLS 盂蘭盆孝親報恩梁皇法會暨供佛齋僧道場
【緣起】
中元普渡,乃中國三大傳統祭祀節日之一,從古至今為廣大民眾祭祀祖先、追薦亡魂的日子。對應於佛教文化,一般稱為「盂蘭盆供會」。盂蘭盆,梵語Ullambana,又作烏藍婆拏,梵文原義「倒懸」,意思是「苦之甚者」或「極度苦者」,譬喻亡靈之苦,有如倒懸一般,痛苦至極。據華嚴五祖宗密大師《盂蘭盆經疏》卷下所說,「盂蘭」即倒懸之義,「盆」為救護之器,故以盂蘭盆釋為「救倒懸、解痛苦」之意涵。
圖說:戒定真香讚,禮請諸聖賢
佛教道場啟建盂蘭盆會的習俗由來已久,其源頭可以追溯到西晉沙門竺法護所翻譯《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為救度亡母脫離餓鬼道的苦難,遵從佛陀戒飭弟子的救濟之法,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備百味五果、齋四方僧眾的情事。正以孝道為中國傳統美德,故佛教盂蘭盆會於古今中外,無不受到華夏民族社會各階層的褒揚與重視。
圖說:五體投地以皈依,發露懺除諸業障
從佛教修行的角度來看,七月十五日是僧人經歷三個月結夏安居修行後的「僧自恣日」;以僧眾道業增長,令佛歡喜故,又稱「佛歡喜日」;又因目連尊者以供養僧眾的功德,拔濟母親離惡鬼之苦,故稱農曆七月為「教孝月」。現今漢傳佛教各大寺院道場秉承此一傳統,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後啟建盂蘭盆供會道場,舉行孝親報恩祈福法會。其目的除了積極發揚盂蘭盆會傳統中,以供僧的功德來超拔過往宗親的精神外,也配合民間中元節氣的習俗,進行三時繫念或彌陀普佛等法事,達到普濟十方亡靈、迴向法界冤親的目的。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領眾禮懺觀修
美國華嚴蓮社,為延續澤護眾生、冥陽兩利的佛教慈悲濟世精神,秉持開山祖師成一老和尚創建蓮社的傳統,於2023年8月11至9月10日,假美國蓮社普光明殿,啟建為期一個月的「盂蘭盆孝親報恩祈福梁皇法會」,以救拔累世父母沉淪生死、流轉惡趣之苦,並為現存父母宗親眷屬禳災解厄、祈安植福,及以弘宣正信佛法,發揚孝親人倫常道。
圖說:懺悔已往,發願當來
【加行精進。共修福澤】
華嚴蓮社的共修法會,在承繼傳統佛教儀式的活動基礎上,更結合佛教於現代社會的發展,集梵唄、獻供、誦經、禮懺、念佛、持咒、觀行等多種修持法門於普光明法堂。每一場年度大型超度法會,為了達到以讀誦、受持大乘經典的功德,助益苦難眾生之目的,蓮社都會特別在法會開始前兩個月,於每日早晚課誦時段,進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和《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以及《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的共修加行。除此之外,美國國際華嚴研究中心(ICAS)並舉辦為期兩個月的線上暑期佛學講座 ——《維摩詰經》導讀,共同作為此次法會的前期加行,與先亡近逝眷屬以法相會。
圖說:華嚴供,與會大眾排班上香
為了因應後疫情期間的盂蘭盆會,美國蓮社的佛典加行,從疫情之後就不曾中斷過。又逢道場結夏安居期間,加行功課一方面促進僧眾精勤於道業;另一方面,《華嚴經》究竟佛道的佛法善根與菩提心的發起、《藥師經》濟世利生的圓融思想,及《地藏經》世間緣起善惡業道的三世因果法則,併其所蘊含的孝道精神等,在在都契合盂蘭盆供會拔濟苦難眾生的核心價值,也都有助益於僧俗大眾在修持過程中,由根本入手起修,性情的調柔、心性的啟發,從靈性生命對於人我癡妄煩惱的消除,以臻於翻邪顯正、破迷開悟、歸向大覺的境地。
圖說:華嚴供,與會大眾排班上香
特別是加行共修中,那莊嚴的誦經儀式,以及慈悲普濟、祥和靜穆的虔敬氛圍,為參與佛事的家屬,乃至生活在異國他鄉的普羅大眾,提供了心靈休憩的場所和身心至備的慰藉,且能藉蓮社地緣優勢,方便接引更多族群、不同層次的社會人士共同參與,達到弘揚佛法正信,闡揚人間正道、助力善法無遠弗屆的目的。
圖說:佛前供,上香人潮
【誦經禮懺。慧施有情】
8月11日晚課起,年度盂蘭盆孝親報恩祈福梁皇法會,在美國蓮社住持天承法師的帶領下,正式開始;伴隨著木魚鐘鼓合鳴的法樂,在妙好莊嚴的禮讚梵唱聲中,燃香、歌詠、禮拜,引領僧信二眾進行普賢觀行的啟壇儀式。與會大眾滿懷歡喜,以虔敬之心讚頌、歸依、觀修、供養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並禮誦懺文、拜佛懺罪、發菩提心、發願迴向。
《梁皇寶懺》,原名《慈悲道場懺法》,相傳為梁武帝蕭衍為了救拔因惡業投生為蟒蛇的夫人郗氏,同時並為革新及匡正當朝佛教綱紀,而禮請廣大佛教義學僧侶所制定的懺法儀軌。此懺素有「懺中之王」的美譽,其懺文內容是寶誌禪師為首的漢傳佛教祖師,根據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經律論三藏聖典義理,並匯集諸佛菩薩聖號彙編而成,實為後世佛教道人方便依循而修行實踐的總持法門。
圖說:午獻香齋,上供下施
天承住持於法會開示中提及,論梁皇懺法中的修學次第重點,先是教導行者認識三世因果業報之理,復以「歸依三寶、禮拜懺悔、發菩提心、發願迴向」四法,作為提升心理素質、發動出世善根、改造自他生命之妙方;於中,菩提心的發起和勸進則為重中之重。換句話說,透過現世果報的呈顯,了解眾生過去因於無明起惑造業的種種;若欲得未來之善果,則必須藉由現前歸命三寶、發露業習、懺悔過愆,進而發菩提心(誓願不捨二法:一者、知一切法空;二者、度脫十方一切眾生),並代法界眾生歸依三寶、禮拜懺悔、發菩提心,以及發願迴向。在諸佛菩薩慈悲攝受的增上因緣下,於冤親一切有緣眾生邊上,達到消除怨懟、解冤釋結,乃至止息三惡業道的苦難與輪轉。
《梁皇寶懺》懺文說道:「我等應仰學菩薩修行直道,功德智慧由之而生。」所謂「直道」,就是「佛道」!佛弟子最初學習佛法,最重要相應於佛菩提的善根,即是學習「直心」,也就是不迂曲的一實之道。從我們開始學佛,就要立定一個志向,發菩提心,學習佛道,不求三界人天,不求二乘聲聞、緣覺。稱「仰學」者,就是效法「三賢十聖」菩薩所學習及修證的內涵,跟隨著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菩薩的腳步修學。
舉凡一切佛行事業的功德與智慧,也都由發菩提心而來,所以懺文進一步說「諸佛每歎發心,是道場能辦事故」。佛在經典中,每每讚歎發菩提心功德,這是因為與佛菩提相應的清淨心、無所著心、無所住心、離相的般若智慧心,安住現前的一念心性,即是「真如自性道場」。我們在「事相」的道場中修行,關鍵是要從「事相」引導進入「理體」,契入一實相、一真法界的「一實之道」。
歷代的祖師大德們在在提示後學,事相的道場是無法恆常堅固的,所以稱為「水月壇場」;若有空性的智慧,能又巧發菩提大心、兼顧事修的道場,那是真實的修行,於理、於事都不偏廢。換句話說,菩提心之所以珍貴、蘊含無盡的功德寶藏,也就在行者本身能夠恆常自覺地去觀照實相清淨的空性智慧,同時隨順現前的因緣,持續不斷地去種植善根、開發心性,這是所謂「是道場能辦事故」,可得圓滿、成就、真實的「無漏」功德,這是真正的道場、法菩提場!
圖說:午獻香齋,上供下施
懺文又勸勉大眾:「唯願大眾,各堅其志;莫以年命,待時漏盡。」意思是:發菩提心,千萬別因為年紀的老小而猶豫,或妄自菲薄,要能善用這輩子難得的人身和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地把握因緣,深種善根、啟發覺性、開採自性功德寶藏,這才是佛門最真實的歸依,也是對過往煩惱障、業障、報障等最真實的懺悔。行者若欲報答父母恩、師長恩、佛恩、眾生恩等,最重要的也就是這份真實菩提心的發起,所以才說:「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這般功德真正是無量無邊、不可格量的!又說:「相與今日值遇好時,不應日夜煩惱覆心。」這也正如《華嚴經》所謂「此處最吉祥」的道理。於佛教門中,日日都是好日、時時皆為好時,關鍵在於佛子能夠時刻正念真如、深心信解無上菩提,當下就是好時,遍一切處無非都是最吉祥殿、普光法堂!
佛教門中三世因果法則,教導大眾踐行基本的倫常孝道,在明白法理的心理素養下,於修持實踐過程中,培養自身堪能轉化及超越現世因於業感緣起所遇苦難的心理調節機制;改以平和、穩定的心性,去面對並接受生活中的困頓與挫折,轉而以正向、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這些不僅對個人的修持會起到提昇的促進作用,更能使得廣大信眾以佛法的落實為道德之體現,從而展現出佛教對當今世代與社會的積極意義。
藉梁皇寶懺儀軌入門,讓大家深入了解佛事法節當中,各個儀式環節的宗教實踐和表法意義,從而更深刻地體會漢傳佛教祖師彙編懺本儀軌時,所寄予的佛法內涵、所宣揚的佛教義理,以及其所蘊含對於世間有情眾生美好未來的企盼。更衷心期盼大家都能從禮拜《梁皇寶懺》的過程中有所體悟、有所收穫,能以懺文所揭示的慈悲救度精神,生起報恩之心、發起菩提之願,以此迴向施予法界眾生,均能透過大慈悲心的發起,精勤修持悟入佛法,解脫生死輪轉繫縛,龍華會上得佛受記,究竟圓成佛果菩提。
圖說:佛前大供,宣讀疏文
【結語】
美國華嚴蓮社,在賢度董事長和天承住持的帶領下,有天般當家、香融法師的輔助,以及諸多發心志工的護持,不斷結合新時代的佛教發展形勢,探求創新。所舉辦的年度法會共修、每日隨堂超薦等佛事,既作為弘法佈教之方便平台,也是鼓勵大眾投入參與修持的機緣。
圖說:週日下午,禮懺會拾影
一路以來,秉持著既要使佛教優良傳統文化,在寺院發展中得以延續,又要結合新世代的歷史環境,以及現實生活中不斷變化、革新突破的理念,使注入於美國蓮社的例行法會活動,乃至國際華嚴研究中心的常態教育課程之中。這一切都是為了使大眾更為直觀、更有效地理解、認識、接受佛法,轉而成為助益有情內化、內觀、內明的生命成長因素。除了為海外住持佛法的長遠發展以外,也更好地發揮了佛教在現代化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圖說:週日下午,禮懺會拾影
法會與佛事的舉辦,是佛教寺院度眾、利生的方便法門,目的是為使生命得到究竟的安頓。行者們透過唱持、禮拜祖師所制訂的懺法儀軌,藉此提升對於佛法的真實信仰,並得落實於日常修為層面,從中貫徹這份心性明覺的觀照與修煉,如此觸目遇緣無非華嚴法界現前。祈願與會大眾都能從每一次的共修會中,獲得如佛一般圓滿的福德及智慧,法喜滿溢!
圖說:週日下午,禮懺會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