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乘船失釪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墮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作記,捨之而去,後當取之。」
行經二月,到師子諸國,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覓本失釪。
諸人問言:「欲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覓取。」
問言:「於何處失?」答言:「初入海失。」
又復問言:「失經幾時?」言:「失來二月,云何此覓?」
答言:「我失釪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異,是故覓之。」
又復問言:「水則不別。汝昔失時,乃在於彼;今在此覓,何由可得?」爾時眾人無不大.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橫計苦困,以求解脫,狀如愚人,失釪於彼,而於此覓。
【譯文】
從前有個人坐船渡海,途中一個銀盆掉到了水裡。他當時想:「我現在船邊畫個記號,現在暫且不去管它,等到以後再撈。」
過了二個月,船行到了師子國。他看見一條河,就跳進去在裡面找他丟失的銀盆。
眾人問他:「你在幹什麼?」他回答說:「我以前丟失了一個銀盆,現在想把它找回來。」眾人又問:「在哪裡丟失的?.]他說:「剛入海時丟的。」又問:「丟了多長時間了?」他回答說:「丟了二個月了。」眾人問:「丟了二個月了,你為什麼要在這裡找呢?」
他回答道:「我丟銀盆的時候,曾經在船邊的水面上做了一個記號。我以前畫記號的水和這裡的水面完全一樣,所以要在這裡找。」
眾人又問道:「這裡的水面和你丟盆時的水面是沒有什麼差別。你當初丟東西時是在那個地方,而你現在卻在這個地方找,怎麼可能找得到呢?」
當時大家都一起哄然大笑。 這就像外道一樣,不修正行,卻覺著自己的方法和正行很像,通過各種苦行,想求得大解脫。這就像這個蠢人一樣,在別的地方丟了銀盆,卻在這個地方尋找。
【評解】
這讓我們想起了『刻舟求劍』這個成語。星移斗轉,世事無時不在變。如果還是用舊的方法來處理新的問題,那就像這個丟盆子的人一樣愚蠢,在東海丟的盆子,卻到南海去尋。